最新劳动立法趋势介绍及因员工工伤、解雇等引起的劳动纠纷案例评析
背景介绍:
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对于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一成本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被明显放大,甚至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016年上半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等相继表达了对目前劳动法律制度可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担忧,并表示将适时提出劳动合同法修改意见
LCOUNCIL通过与平台上的众多在华跨国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法务同行沟通发现,企业对于劳动立法趋势变化及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十分关心,希望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沿发展方向,以便企业能够早做准备。
LCOUNCIL在今年所举办的共六场劳动法系列讲座,使法务同行对于企业劳动人事法律风险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控;但是,对于员工工伤及相关法律问题,LCOUNCIL平台上的法务同行仍存在以下困惑:
1、企业使用业务外包的模式,有时会与外包技术人员一起会见客户,也有可能外包技术人员需要常驻客户单位;这样一来各方关系会比较复杂,对于外包人员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公司是否需要为其支付工伤保险?如其因工负伤,会不会因企业没有支付工伤保险而被要求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2、公司与上海的劳务派遣供应商签订协议,约定派遣劳工至公司在江苏的工厂工作。那么假如员工因工负伤,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如何确定?
3、员工工伤事实上已经伤愈,可以工作,但仍以“需要调养”为由请病假在家休养。对于一些康复期比较长的疾病,康复的标准如何认定?企业可否以此认定员工请病假的做法违规?
4、员工下班后在公司附近餐馆吃完便饭后回家,临家门口被电瓶车撞伤,伤势并不严重。公司认为其在餐后回家,并在用餐时饮酒,虽未过量,且事故为电瓶车主要责任,仍有充分理由认定不属于工伤。如果员工自行申请工伤认定,这种情况是否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如果上升到仲裁或诉讼,企业应如何举证证明?
5、员工工伤伤愈后,并未影响劳动能力,故公司并没有对其进行调岗。但是,员工复岗后工作不积极,考评的成绩也屡次不达标。公司能否按照规章制度在其多次不达标之后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是否还需支付就业补助金?
基于此,LCOUNCIL特别邀请到上海地区主审劳动纠纷案件的法官,为法务同行介绍劳动法相关最新立法趋势,并从实务出发,结合近期因员工工伤、解雇等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诉讼案例,深入解析企业在处理工伤员工劳动关系、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等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通过此次活动,您可以收获:
法官角度分析劳动立法趋势;
最新工伤纠纷案例解析及企业应对建议;
常见情况与特殊情况对比分析,全方位规避企业应对工伤问题的法律风险;
充分预留互动时间,针对企业遭遇实际问题进行诊断答疑。
活动安排:
13:00-13:30 签到
13:30-14:40
一、法官角度分析最新劳动立法趋势
二、企业与工伤员工纠纷最新案例解析
工伤纠纷争议热点整理
企业常见败诉原因分析
企业应对措施建议
14:40-15:10 互动问答
15:10-15:20 茶歇
三、劳动合同解除纠纷最新案例解析
解雇纠纷争议热点整理
企业常见败诉原因分析
企业应对措施建议
16:30-17:00 互动问答
17:00 活动结束